能容忍孩子淘气哲理文章

LucyintheSky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LucyintheSky”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能容忍孩子淘气哲理文章(共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 能容忍孩子淘气哲理文章

能容忍孩子淘气哲理文章

众所周知,陈景润是数学奇才,但其实陈景润还是一位好爸爸,在教育孩子方面有独特的一面,因为在儿子眼中,爸爸是最能容忍他淘气的人。

在别人眼里,陈景润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享誉世界的数学家。可在独生儿子陈由伟眼里,爸爸只是一个能够容忍他“淘气”的人。

小时侯,像所有好动的小男孩一样,陈由伟特别淘气,总是拿支笔在家里的墙上到处乱涂乱画。可陈景润从来不生气,认为那是儿子在动脑筋,要妻子不要管他。他说:“男孩子嘛,爱想爱动是好事儿。这样的孩子,脑子灵活。”

因为陈景润的这番话,陈由伟更来劲了,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家里有个超大的计算器,陈由伟总是好奇地按来按去,觉得非常有意思。每蹦出来一个数字,他总是目不转睛地瞧着,心想这东西怎么会认数字?后来,他不但把计算器翻来覆去地折腾,还把那些按键一个个“挖”出来,想看看里面究竟藏着些什么东西。身为母亲的由昆急得直跺脚,很想阻止他。陈景润则认为儿子在作研究,摆摆手不让她管。陈由伟“挖”出来的按键,陈景润再把它们一一复位,一脸笑容,非常耐心。

如此一来,陈由伟胆子自然更大了。崭新的玩具,不一会就被拆开了。拆开也不要紧,要紧的是装不上了。这样一来,好好的玩具就“报废”了。由昆很心疼,觉得孩子不懂得珍惜,就沉下脸斥责儿子,让他玩时小心一点,不要动不动就给弄坏了。陈景润一听,赶紧过来为儿子辩护,说:“孩子有好奇心是件好事。他能拆开玩具证明他有求知欲望,能研究问题,当父母的要支持他才对。”

陈景润善于培养孩子的个性。家庭民主,父子民主,母子民主,使孩子能自由自在地成长,思维方法更具有个性。陈景润认为,孩子有个性才能成才。每次孩子写作业,陈景润都会问:“欢欢,除了这种方法,还有没有其他的解题方法呢?”儿子说:“老师就教了我们这一种解题方法。”陈景润鼓励他:“那没关系的。把这种方法写上,再写上其他的方法。”这种拓展思维的方式,对陈由伟启发很大。渐渐地,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陈由伟都会这样来思考问题――除了这种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陈景润善于和儿子交朋友。儿子上小学后,常常向陈景润谈自己的事,如学习、劳动或与同学的往来。陈景润认真听着,然后为孩子当参谋,或表扬或批评纠正。很快,他就获得了孩子的信任,和儿子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在陈景润的影响下,陈由伟变得更加开朗,善于和同学交流思想,喜欢和同学们一起探讨解题方法。因为头脑灵活,思维敏捷,被同学们称为“小诸葛”。

陈景润曾有意识地培养儿子对数学的兴趣,希望将来他能接自己的班。但他发现年幼的儿子对音乐更感兴趣。虽然这使他略微感到失望,但他依然热心地鼓励儿子去学自己喜欢的.东西。陈由伟于是报名参加了中央音乐学院的小号班,学吹小号。

,22岁的陈由伟出国留学,在加拿大多伦多攻读国际商贸。一年后,身负使命感的他,为了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主动转到了应用数学系。他说:“我是陈景润的儿子,我就应该‘子承父业’,去学数学。”一开始,他对数学并不感兴趣。后来,在不断深入的学习中,他渐渐爱上了数学,迷上了数学,也才终于真正读懂了父亲一生何以对数学那样痴迷。他说:“数学领域精彩纷呈,难怪父亲如此热爱。”

后来,陈由伟已成为一名数学系的硕士研究生。在探索数学研究的道路上,他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尽管探索数学未知领域的道路很艰难,但他一直对自己说,要像父亲那样,对数学充满热情和执著,坚持走下去。

教子有方的陈景润,不仅是著名的数学家,还是一位好父亲。

篇2: 聪明的人,能管住嘴哲理文章

聪明的人,能管住嘴哲理文章

人际交往中有一种现象:爱说话的人总是比沉默的人更受欢迎,至少第一次见面时是这样。

僵持的气氛,可能因为一句幽默的话而活跃起来;人群中,一个人可能因为滔滔不绝而耀眼;工作上,上司更倾向于选择会说话而不是不善沟通的人。

能说会道固然是一个优点,但是,一个人光会说话还不够,还应该学会管住嘴。

我们可以用语言拉近彼此的距离,但也能让语言成为一把横亘在彼此之间的利刃。

祸从口出,言多必失,能管住嘴的人,有大智慧。

前同事英子,人称“小灵通”,她好像长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同事们的各种事她都一清二楚,常常和别人传递一些小道消息。

刚开始,大家只觉她比较八卦,爱聊一些家长里短,都一笑而过。但同事们越来越反感她这样的行为,因为她茶余饭后的谈资,不是无伤大雅,而是搬弄是非。

一次中午,我们几个同事一起吃饭,英子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压低声音和大家说,最近晋升的小刘是靠贿赂领导才得到的机会,她亲眼看到小刘和请领导吃饭。

然后她从鼻子里发出“哼”的一声,一脸不屑地说:我就说嘛,就凭他?

但真相是小刘的爸爸过生日,在酒店吃饭,碰巧遇到了在那里吃饭的领导,两人喝了一杯。而小刘的能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说闲话的人滔滔不绝,听的人却尴尬不已,仿佛自己也成为了说话的其中一员。渐渐地,大家一听到英子神秘地样子,都自觉地避开。

古人说:“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那些四处议论别人是非的人,其实就是挑拨是非的人。

哲人尼采有这样一句话:不乱评价别人,不轻易对别人下判断,不在人后说闲话。少去想别人如何,这就是好人的做法。

一个人最基本的修养,就是不在背后论他人长短。说三道四、颠倒黑白,轻易评价贬低他人,是小人的做法;君子懂得管住自己的嘴,永远坦坦荡荡。

管住嘴,是分清时间、场合和对象,该说的时候说,不该说的时候不说。

曾听朋友小周说过一件事。

小周去参加同学会,从衣服、鞋子到妆容,都费了好一番功夫。精心打扮后,小周兴致勃勃地去参加同学会。人陆陆续续地来了,现场很热闹。许久不见的小林一来就抱住小周,直呼小周比以前漂亮了许多。

但是,小林突然盯着小周的眼睛,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大声说:你还是不会画眼线,像蚯蚓一样。说完大笑起来。其他同学也不约而同地看向小周,小周尴尬地笑着,恨不得把头埋进水杯里。

吃完饭大家一起去唱歌,小周不太擅长,但还是唱了一首,然后小林笑嘻嘻地说:我们的周同学五音还是不全。

大概是发现了小周的表情不太好,小林一把挽住她说:别生气嘛,你知道的,我就是这样的性格,大大咧咧地,有什么说什么,藏不住。小周勉强挤了个笑容给她。

小周觉得自己的自信,被她“直言不讳”的一盆冷水全浇没了,只想赶快逃离现场。

在众人面前指出别人的缺点,以此取乐,还借口“我说话就是那么直,你别介意”,这不是心直口快,只是管不住嘴,情商低罢了。

向不熟的人打探隐私,是没有分寸感;在开心的时刻泼人冷水,是见不得人好;公共场合暴露别人的.不足,是让人难堪。管不住嘴的人,永远是社交中令人厌恶的对象。

在我看来,能把话漂亮并不算厉害,只要形势需要,谁都能说出几句漂亮话。但懂得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该闭嘴的人,才是真的厉害,因为他们能体会到对方的心情。

能够管住自己的嘴,在正确时间说正确的话,才是真的聪明。

邻居陈大叔脾气很暴躁,年轻时还因此和别人打了好几次架,吃了不少苦头。他和妻子也常常因为一些小事,一言不合就争吵,但是每次吵不了几句后,他都会自己一个人跑到楼下坐着。

一次,陈叔叔找不到自己的衬衫,把衣柜全都翻了个遍,屋里也弄得乱糟糟的。妻子看到了,就数落陈叔叔不知道自己整理的辛苦。陈叔叔脾气暴,听不得妻子絮絮叨叨,吼了一句:行了别整天叨叨叨。妻子一听,火气更大,两人就争执起来。

我回家的时候,刚好遇到陈大叔在楼下坐着,黑着脸。他说不想和妻子吵架,一回去肯定就会争吵,自己脾气不好,气头上什么伤人的话都能说出来,自己一个人不说话,慢慢就冷静下来了。

带有情绪说出的话,像是枪膛里的子弹,铁板都能射成千疮百孔,更别说人柔软的心。每一句带刺的话,只要说出口,都会在人的身上留下难以抹去的伤疤。

管住嘴,就是在管住自己的情绪,减少对他人的伤害。一个会闭嘴的人,更懂得如何爱他人。

说话很简单,从牙牙学语学语开始,我们就在学习如何说话,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管住嘴,控制住自己的话语。懂得适时沉默,比口若悬河更可贵。

海明威说:“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

大多数时候,我们说得越多,彼此的距离却越远,矛盾也越多。在沟通中,大多数人总是急于表达自己,一吐为快,却一点也不懂对方。

语言能表达爱,也能让人被伤害,及时闭嘴,别让语言成为刺伤人的刀。

篇3: 经得起大事,亦能经得起小事哲理文章

林语堂说,构成人生的往往都是小事,大事则少而经久不见。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进退维谷总是少的,收拾旧河山的英雄谈吐也是时代的遇赐,更多的是且将新火试新茶的寻常烟火,平常小事。

迷恋再久的城市,一点小事就可以拿走你所有的好感,而这样的好感则需要旷日累时的沉积。一个人的泥沙俱下你都全然接受了,但往往只是一件小事就会让你决意抽刀断水。如鲠在喉的,都是小事,却往往是可以燎原的星火。

只是小事,往往就可以给我们心动或者逃离的理由。

在去远方的飞驰的列车上,远处横云断岭不断地往我而来,这样的小事让我觉得像被远方盛情迎接,心中期许:这样山重水复的遇见,我想遇到谁都是可喜可贺的吧。手握旧卷,是十几年前故人所赠的上疆村民《宋词三百首》,想要远行或者洗心的时候都会带这本书,故人和此书都给我好风如水的感觉,值得常往常留。

走过越来越多的路,遇见越来越多的人,便会深信没有哪一种遇见不是跋山涉水的远道而来。

城市,总会有改不了的迫切和喧嚣,所以难免拥塞纷扰。在远方的城市,已然舟车劳顿却无须大费周章就可以安顿下来,无疑是幸运的。如果只是因为堵车而耗时费力,定会折损期许,让自己对这个城市的好感大打折扣。

爱情,寻常的烟火度日有时会比相濡以沫更难。这些烟火被打散,不过是买菜、做饭、洗衣、带孩子以及家长里短、人情往来的小事,这些小事排山倒海而来,并且日复一日地重复,是对耐力的最大考验。很多走过艰难困苦的爱情,不是输给了情路叵测,而是败给了地老天荒。

并非,所有的'多多都会益善。看有些作家的文字,是不能贪多的。因为那些美得万籁俱寂的字,经不起也不宜狼吞虎咽。生活也是不能过于贪图安乐闲逸的,多了就会腻,腻了就会麻木,于是稍有败意就被无限放大,成灾成难。清素的日子是有必要的,大可不以繁盛为傲,但要有让自己繁盛起来的能力。

小事太多,就会形成一种打磨的秩序,一旦陷入这样的秩序,就会被消耗的循环:一种状态会是日积月累的锤炼,而另一种状态则会是深陷其中的负荷。

荣与枯,都是成长;盛与衰,皆是往事。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生命就已经拥有了它的意义。而当下,就是意义的所在,即便只是些小事。

唯有宽悯、原谅、担当才能让小事不败于时日绵长。

初来乍到的城市,夜幕里许我的是已然鼎沸的蛙鸣,尽管时值清明时节。那蛙声长风破浪而来,把月光和夜色还有醒着的人都叫得彻夜不眠。城市,不再点豆种瓜、插秧播麦,但城市里的人,依旧需要相信丰年。而我,和这个城市的人一样,乐意听取。

正是一片蛙鸣,拯救了我对这个城市遗失的好感。

篇4: 我们到底应该教给孩子什么哲理文章

我们到底应该教给孩子什么哲理文章

看了流传的一个视频,几百名小学生一起举拳宣誓,“拒绝零食,抵制‘乐天’,爱我中华,从我做起!” 还有教师拿着麦克风说,少买乐天的零食,也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支持抵制乐天。

心底一惊,想起了自己的一个经历。

同学有个六岁的女儿,长得很可爱,第一次见面,同学忍不住逗女儿说,“爸爸这个同学是学霸,现在在美国大学教书,你好好学习,长大了好投奔阿姨去”。我也赶紧顺着话题,“是啊是啊,阿姨也有个女儿,还有玩伴儿呢。”谁知道这个六岁的孩子义正严辞的回答道,“我恨美国,它是天底下最邪恶的国家,我才不要去呢”。同学一下子尴尬了,我没有,代之的却是无限的悲哀,六岁的孩子居然就能有如此强烈的民族仇恨,我不得不叹息教育的失败。

在美国,对小学和中学孩子教育中第一个学会要避免的就是使用“仇恨”(hate)这个词。小孩子打架翻脸了,一方情绪激动,脱口而出不免是“我恨某某某”这句话。每当这时,老师或者家长都会轻声细语地告诉孩子,“仇恨(hate)是一个很强烈的字眼,也是一种很不健康的情绪,若果站在别人的角度换位思考的话,你也许能更好地理解别人的做法,而且你并不愿意别人恨你”。

对孩子,美国更专注于诚信和敬畏生命方面的教育。诚信方面以前讲的很多了,敬畏生命却提的不多,记得丫丫班级的孩子在校园上发现了一只受伤的蛇,叫来了生物老师确认是一条无毒、不咬人的蛇,于是孩子们决定收做班级宠物,一个学生叫来了做兽医的爸爸帮助处理伤情,全班学生每人轮流负责喂食,放假时也会有人主动带回家里喂养。后来那条蛇死了,不少孩子很伤心,老师抓住时机对孩子们进行死亡教育,并一起在校园上安葬了这条小蛇。

二战纳粹集中营的一位幸存者,后来成为了美国一所学校的校长,在每一位新教师来到学校时他都会送上一封信,信的内容完全一样,“亲爱的教师,我是集中营的生还者,我亲眼看到人类所不应该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由学识渊博的工程师毒死,妇女和幼儿被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们枪杀。看到这一切我忍不住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因为只有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

如果再回到文章开始的提问,教育的宗旨在于让孩子从小旧懂得什么爱,认识到爱的责任,而不是灌输仇恨。

篇5: 叫释放孩子的天性哲理文章

叫释放孩子的天性哲理文章

有一种教育,叫释放孩子的天性,他们把孩子捧上了天,把释放孩子的“天性”当做必然、当做合法、当做理所应当。

当然,最后的结果是,孩子没长成父母想要的样子,熊、野蛮、没教养、没规矩成了这类孩子的最好代名词。

这不是天性教育,是垃圾教育,听出来很刺眼、很扎心,却很现实。

1

某电影院里,大家在认真观影,只有一位孩子在位子上跳来跳去,时不时大笑一声,从进场到现在,闹了差不多半小时,他的妈妈就在旁边。旁边的一个大人有点受不了,对孩子的妈妈说,能不能管下你的孩子,太吵了。孩子的妈妈头也没回,说,孩子天生就这样啊!然后继续观影。

之后,孩子离开座位,在电影院跑来跑去,跑了一会儿,累了,却发现找不到妈妈了,里面太黑了。然后哭着喊妈妈。喊了几声,没人回应,一位陌生男子冲他吼道:你妈妈死了!孩子愣在那里,不敢动弹。

在中国,有种被捧上天的教育,叫释放孩子的天性。孩子身上所有的特点,都可以归之为天性,无论是好,还是坏,都具有天然的合理性,不可辩驳、不可压制。

一位清华教授愤慨:中国教育的最大骗局就是快乐教育、学历无用以及释放孩子的天性,这三个骗局,正在一步一步扭曲中国孩子的成长。

2

孩子没有规则意识

江苏无锡的一家火锅店,大人都在位子上用餐,只有一个小孩在走道里跑来跑去,从这头跑到那头,又从那头跑到这头。他的妈妈就慢悠悠地跟在后面,没有责骂,更没有制止,他们一定觉得,自己的孩子活泼可爱,根本没有必要管吧。

在跑到一处拐角的时候,恰好撞上了转弯的服务员,服务员的手上还有一锅烤鱼,孩子的额头刚好贴到滚烫的烤鱼锅上,悲剧瞬间发生,孩子多处被烫伤。

事后,孩子的父母在未经过任何鉴定,也没有任何法律程序的'情况下,态度嚣张地索取39万赔偿:“钱不钱的不重要,谁家小孩被烫成这样不值39万?”孩子和父母的责任甩得一干二净。

为什么中国的孩子普遍缺乏规则意识?

因为在很多父母眼里,孩子的天性高于规则。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动,所以可以跑、可以闹,可以肆无忌惮地大声喧哗。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孩子无视规则,也有越来越多的悲剧因此而酿成。

3

孩子没有敬畏意识

去年,湖南隆回发生了一起,一名73岁的老奶奶被人杀死在自家门口,民警立即赶往现场,不到5个小时,案件即被破获:杀人的是名小孩, 13岁。案发的那天下午,小孩在老奶奶家附近逗留,被老奶奶一顿责骂。小孩二话不说,拿起门口的一把篾刀,径直冲向老奶奶,用尽全身的力气,朝着老人头上就是一刀,老人当场死亡。随后,这名小孩又将老人身上的700块钱搜走,最后逃离现场。

在不远处的湖南邵东,也曾发生一起类似事件:10月18日,三名留守儿童商议去新廉小学溜达,因当天放假,学校大门紧闭,三人便翻围墙进去。进入学校后,他们撬开了小卖部的门,盗走里面的面包、棒棒糖之类的食物,恰好被值班的女教师发现,因为害怕被抓,三名孩子直接用木棒将女教师活活打死,之后逃跑。

第二天,三名孩子被公安机关抓获。留守儿童,算是最彻底的放养,没人照顾,更没人管,天性算是得到了最彻底的释放,最后的结果,以悲剧收场,连最正常的成长都无法完成。

每个孩子的心中都藏着一个恶魔,在没有约束与管教的前提下,无条件的放养、释放,只会让孩子缺乏最基本的敬畏之心。

4

孩子没有自律意识

之前见过一位妈妈,很普通的一个家庭,父母普通,孩子也普通,说是读了某位著名专家的书之后,决定效仿他的育儿方法――放养。几点起床,几点睡觉,妈妈从来不管,因为她觉得孩子有对自己负责的意识;至于学习成绩,兴趣是最关键的,决不做任何强求。结果呢?

三年后,悲剧发生了,成绩就不说了,本来还是中等偏上,三年过后,基本都是垫底,别的孩子都有一到两项特长,她的孩子呢?没有任何特长。打游戏倒是很厉害,别的孩子从不带手机去学校,她的孩子从来不管,每天玩手游的时间超过八个小时,上学经常迟到,一次还悄悄往游戏冲了两千块钱……她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好的教育方法,到头来会是这种结果?其实,被放养毁掉的孩子,又何止这一位。

我从不怀疑,孩子有自我管理的意识;我怀疑的是,孩子的自律意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却被很多父母无限夸大。可能到最后,不是孩子控制了命运,而是手机控制了孩子。

一个不懂得自律的孩子,是永远不会有未来的,放养、释放,只会让孩子丧失最基本的控制力。在将来,这样的孩子没有任何竞争力。

5

孩子没有教养

网上见过一个段子,一名女生在排队买奶茶,排得好好的,突然跑来了一个孩子,7、8岁的模样,直接就插到她的面前,他的妈妈就在后面。女生看不下去,这么小就这样,以后还得了,质问他妈妈,你是怎么管教小孩的。他妈妈满不在乎的说,孩子就这样,你让一下喽。女生冷不丁地来了一句:“凭什么要让他?他长那么丑!”他妈妈气得脸都青了,拉着孩子就往外走了。

前几天见过一条新闻。河南郑州一小区,两个孩子正在乘坐电梯,其中一名小孩突发奇想,尝试在电梯内做伸展运动,一边用手撑住墙,一边用脚抵住电梯门,然后用力一蹬。没想到的是,电梯内侧的安全门一下子飞了出去,电梯的主控制板被弹出墙壁,要不是有外墙保护,后果不堪设想。更没想到的是,事发之后,熊孩子的妈妈在业主群里转发监控视频,无理取闹:“这电梯是纸做的吗?”“要说物业还得感谢我儿子呢?”三观都被颠覆。

这样的熊孩子到处都是,防不胜防。每个熊孩子的背后,一定有无作为的父母。对于孩子的任性和无知,他们选择了闭眼,也选择了放弃作为父母的责任。

他们肯定没想到,放养的背后,一定是熊,一定是任性,没有例外。

6

最无力的教育:放养

这些年,西方的教育方法被很多父母捧上了天,孩子要快乐、要自由、要释放他们最完美的天性、要让他们独立自由地成长。看上去很美,实际却糟糕得透顶。很多父母根本不是“放养”,他们眼中的放养,其实是放弃、是放纵,最后成了犯戒、甚至犯法。

《不平等的童年》一书中写道:至少在一定范围内,美国精英阶层普遍实行协作培养,大致可以理解为“圈养”,而工人阶级和贫民实行的育儿方式才是顺其自然的成长,也就是我们说的“放养”。看吧,被你们捧上天的“放养”,不过是美国底层人民无奈的选择罢了,就像大部分的中国人一样,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去教育他们的孩子。

背后而且更严峻的现实是:放养出来的孩子,根本没有实力同精英家庭的孩子相竞争,放养的代价可能是,你将永远失去上升的通道。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你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享不尽它给你带来的利息,如果你养成了坏的习惯,一辈子都在偿还无尽的债务。其实,任何国家都一样,精英教育从来就不是放养出来的!

7

不能越过“界”

教育学者丁琳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前段时间,她家里来了一位美国客人――一位三年级的小姑娘。像所有的小孩子一样,小姑娘对糖果没有丝毫的抵抗力,吃完第一颗,还想吃第二颗。她问妈妈,是否可以。妈妈很明确地说,不可以。小姑娘只好平静地接受。

很多人都喜欢讲国外的教育多么自由、多么先进、多么地尊重孩子的意愿,却有意无意忽略掉了,这自由的前面,还有一条清晰可见的边界,有些事可以做,有些事坚决不能做。

父母应该给与孩子自由,但这个自由不是无限制、无规则、无节制的,更不是纵容和无作为。

一定的释放和宽容没有错,但在释放的面前,必须有一条清晰的界限,有些事情可以容忍,但有些界限坚决不能跨越。

篇6:打破人生限定,或许能看到更多可能哲理文章

打破人生限定,或许能看到更多可能哲理文章

1

一个朋友辞职了,“人设”崩塌式的辞职:从做互联网产品转行做了音乐培训。

学市场营销的他两年前来到北京,在一家创业公司做产品,做得不错,工资不菲。但他的”人设“,也就是他在大家的印象中,似乎只会做产品。

他递交辞职信的时候很”戏剧“,领导问他下一份工作准备去哪,他说,自己办了个音乐培训学校,准备教学生弹吉他。

领导的下巴差点没脱臼,说,你想明白了吗?这跨界跨的……

他说,想清楚了。

这回换领导没说话,签了字。他看到领导的眼神里透着一句话:你会音乐吗?靠谱不靠谱啊!

有疑惑无可厚非,只是领导不知道的是,他从来北京的第一天起就开始自学吉他。每天下班回到家,就自己在房间里打开视频,跟着电脑学,一学就坚持了两年多。

这两年里,他组过乐队,还参加过比赛,从弹奏一首简单的乐曲,到能弹奏复杂的歌谣。直到发现自己很爱音乐并且可以通过音乐谋生,于是他跟几位做教育培训的老师合作,招了第一期的班,他用业余时间去授课。第一批学生很喜欢他,还给他介绍了不少生源。

就这样,他们开了第二期、第三期,直到他发现自己没有坐班的时间了,他决定辞职。

公司的同事说他是个天才,什么都会。而他知道,这世上没有毫无准备的横空出世,只有背水一战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坚持。

他给我讲这个故事时,我正在他的班上学习,我明显看到了他那种自豪——那种突破了生活枷锁后的自豪,那种打破“人设”后的自豪,那种逆风不惧的自豪。

他说:谁规定我不能突破自己,看到生命的更多可能呢?

2

这些年火了一个词,就是“人设”。

所谓“人设”,就像你的标签、你的面具,有时候,也像你身上的枷锁。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扮演不同的角色:一个男人,在家是父亲、是丈夫,在公司是员工、是老板;一个女人,在家是母亲、是妻子,在外同样可以是职场人、是领导……

我们不少人也在微博上、朋友圈里经营着自己的“人设”,塑造一种近乎完美的形象。逐渐地,我们似乎开始越来越忘记真正的自己是谁,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谁说学了市场营销,就不能教音乐;谁说你现在处于这种状况,未来就没有改变的可能?我们常常用某些固定思维,去设定我们的一生。却忘了,人这一生,如果想要过好,终究还是要靠努力和决心,以及敢于改变的勇气。

我经常会鼓励身边的人去追寻自己想要的,可很多人觉得,我已经是目前这个状态了,不可能改变了吧?

可你是否有问过自己,如果你学的'是不喜欢的专业,为什么不愿意在课后去自学另一项技能?为什么你明明喜欢那个专业,却不愿意在课后努力去接触那个领域?为什么你明明不喜欢现在这份工作,还不用闲暇的时间去了解你喜欢领域的规则?为什么,为什么啊?

我们,太容易被这些设定弄得焦头烂额、困得动弹不得了。

3

心理学上有个特别有趣的实验,当你手上拿着一杯水,接下来你要干嘛?答案很多,有人说喝了,有人说倒了,有人说泼到什么地方去。而真正聪明的人,根本不会管这杯水,他们接下来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跟这杯水无关。

我们经常会因为我们拥有的一点东西,而放弃追寻更大的世界。到头来,反而可能会被牢牢地控制在了舒适区。

而那些看起来在轻松跨界的人,谁也不知道他们经受过多少煎熬、付出过多少努力。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多少勇气,才能改变自己不满意的轨迹,过上想要的生活。

我们总喜欢用一些标签化的东西去限制人生,因为这样更容易记住别人,也更容易辨别自己。于是,我们常常在这一个个的标签中,丢掉了自己,忘记了其实我们可以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

生命的美好,不就是因为,它具备无限的可能吗?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朋友圈的“人设”再完美也只是干瘪的标签,一个真实的自我建立在丰盈生活、真实奋斗的基础之上。

今天,正好是我们这一生中最年轻的一天。那你有没有想过,未来,你还具备哪些可能?

你还那么年轻,别早早框定了自己的人生。勇敢地去和那个真实的自己见上一面吧。那个自己,或许更美。

相关专题 淘气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