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实施完全学分制的思考论文

lyx4294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lyx4294”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对高职院校实施完全学分制的思考论文(共7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对高职院校实施完全学分制的思考论文

对高职院校实施完全学分制的思考论文

摘要:

推行完全学分制是促进高职院校发展、激发学生个人潜能,实现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根本途径。实施完全学分制对高职院校管理体制改革和深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构建灵活实用的课程体系、积极引导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改革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

关键词:完全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

一、学分制的内涵。

学分制的发展源于选课制的产生和发展,而选课制则始于德国18世纪末。随后,美国的一些名牌大学也开始尝试选课制。但是,选课制实施过程中又遇到新的问题,即如何计算学生毕业取得毕业证及学位证所必须完成的学习量,于是学分制便应运而生。我国正式推行学分制的标志是19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实行的“选科制”。我国自1978年以来,许多高校陆续推行了学年学分制。近几年,不少高校又开始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完全学分制。数百年的中外实践证明:学分制在教育管理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有更多的优越性,它有利于实施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动作用,增进教学活动;有利于快出人才、出好人才。

从目前发达国家和我国对学分制实施的内容看,学分制是以选课为基础,以学分及绩点计算学生学习的量与质,并以此作为学生课程学习和毕业的标准。学分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两种形式,一是学年学分制,二是完全学分制。学年学分制是以班级为基础,以校、院(系)、年级、班级条线管理为手段,以辅导员、班主任为主要力量,以集中活动为主要形式的管理体制。学生在一张课程表安排下进行学习和活动,所以,培养的学生基本是一个规格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压抑,好学生不容易脱颖而出,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固定的,三年制即在校就读时间为3年,二年制则为2年。完全学分制则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在这个制度下,学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为学生创造了比较宽松的学习环境,真正确立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社会需要或就业需要自行选择修读的课程、任课教师,自行确定学习进度,每个学生一张课程表,所以,培养的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竞争力强。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可变的,或者提前或者延后。

二、完全学分制的优势。

与以往学分制比较,完全学分制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1、学生方面表现出的优势。

完全学分制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处理问题的独立性能充分激发,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创造型、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在完全学分制下,由于是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师,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择课程,在各自的学习基础上,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增加选课范围,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潜能。

2、教师方面表现出的优势。

完全学分制下,教师的竞争意识大大增强,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完全学分制下,由于是由学生选择教师,所以,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方法、手段必须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不被学生淘汰,在这种压力下,能更好地督促教师不断地提高业务能力、研究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手段。

3、教学效果方面表现出的优势。

完全学分制下,教师能很好地实现因材施教,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

4、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完全学分制下,由于不存在严格的年级和学习年限,使得在职人员的继续学习成为可能,同时,也让那些因为特殊原因而不得不中途退学或停学的学生可以继续学习。

三、实施完全学分制需要注意的问题。

1、学生选课带有盲目性。

完全学分制下,学生自己掌握着课程的选择权,可能出现盲目选课的现象,他们易把获取学分作为自己学习的目的,选择易得分的课程,因此更易造成知识结构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2、课程体系不够合理。

学年学分制下,教学计划灵活性欠缺,主要表现在任选课的比例较小,选修课的设置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课程管理重微观轻宏观。

3、教学资源不够丰富。

在学年学分制的教学计划中,选修课的比例一般仅达到10%~30%,而完全学分制的选修课比例则要求达到30%~60%。教师资源不能达到课程开发和双导师制的执行。

四、完全学分制下的教学管理实施策略。

为实现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必须改革原来的教学管理模式,构建灵活实用的课程体系,积极引导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改革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从而为完全学分制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1、构建灵活实用的课程体系。

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典型工作任务和生产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一条明线,以基础知识成系统和实践动手能力成系统为两条暗线,系统化构建课程体系,并充分体现基础知识培养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

在构建灵活实用的课程体系时,要将针对性、适应性有机地融为一体,通过公共学习领域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未来转岗能力;通过专业学习领域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拓展学习领域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通过实践实习领域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下,使学生的分流培养成为现实,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未来的就业岗位需求和学校提供的条件,选择定位专业方向。

2、建立双导师制。

职业导师是指导学生选择职业、设计职业生涯、完成职业能力培训,最后帮助确定职业岗位和就业的指导教师。双导师制是对职业导师制的进一步升华和丰富,企业主修课以双导师的形式授课,以企业教师为主,校内教师为辅;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是在校教育和在企教育的有机结合;在校教育是以辅导员、校内导师教育为主,在企教育是以企业导师为主。按照1∶20的比例,1名教师指导20名学生。职业导师保证每个月不少于1次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针对实行学分制后整个教学环境的变化,学院教学管理必须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对学生的学习引导,实现学生选课的有序。职业导师的职责分三个阶段体现:入校阶段负责对学生进行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就业前景等内容的'咨询,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所学专业内涵,巩固专业思想,指导学生初步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学习阶段负责指导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培养职业能力,指导学生合理选课、选择教师、合理选择学习方法、参加基地生产项目管理、参加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毕业阶段负责联系相关行业有招聘意向的用人单位,指导学生尽量做到企业顶岗实训与就业同步进行,使学生完成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转变。

3、鼓励教师开发课程及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完全学分制的实施必然使更多的学生选择市场中需要的或与市场化接触密切的课程,以便在未来就业中处于优势地位,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院应采取倾斜政策鼓励院系有特长的教师开设专业选修课,并对教学中有创新的教师给予奖励。还可以聘请校外专家、学者开课等。要积极鼓励教师加强学习,加强教学研究与教学经验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机会;同时,鼓励教师进行教学资源库建设,将课程内容在网上公布,允许学生自学。

4、实行专业课的项目化运作。

实验室、实训基地要开放管理,为学生根据需要练习技能提供更多选择。要通过教研室负责基地、参与实验室的建设及管理,促使专业教师不断进行教学研究与改革,使基地管理项目化。通过开放实验室、实训基地,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毕业设计的水平逐步上升,专业技能不断增强。

5、改革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方式。

随着完全学分制的实施,必将对原有的教学秩序带来冲击,所以改革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方式成为必需。

①加强教学管理。

选修课开课之前,要进行充分的论证,检查教案,并进行试听。授课进程中,校教学督导组随机听课。一学期至少两次组织学生对教学质量等情况进行调查,并及时将结果反馈给任课教师,使之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②实施考教分离和双证制,严把质量关。

考教分离既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考核也是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考核,为确保考试结果的客观性、有效性、真实性和可比性,学院鼓励教师建设标准的试题库,并随着学科和技术发展不断更新和完善试题库,加大平时考查力度,保存考查依据,增大实践技能考核比重,使得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达到或超过岗位要求。双证制是将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融合,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积极开展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职业工种(如蔬菜园艺工、果树工、农作物植保工、农业技术推广员、种子繁育工等)的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从而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随着完全学分制在我国高校的萌芽、生长,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新困难、新问题,又面临着新挑战、新机遇。现阶段,在教育规模还不是足够大的情况下,高等职业教育对修业年限还要做一定的限制。当然,完全学分制是一个系统,需要较多的选修课、选课制、选专业、导师制、完善的学生管理、按学分收费、学分绩点制等硬件和制度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刘理。邓晓东。论创新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机制。当代教育论坛,,(4)。

[2]陈建中。郇良勋。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之探讨。理工高教研究,,(5)。

[3]陈梦稀。钟毅平。学分制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中国高教研究,2003,(8)。

[4]杜祥培。完全学分制与学年学分制比较研究。中国农业教育,,(2)。

[5]郭礼华。李洪波。完全学分制下学生教育管理体制模型构建。江苏大学学报,24,(3)。

篇2:对高职院校科研业绩评价的几点思考的论文

对高职院校科研业绩评价的几点思考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科研业绩 评价

论文摘要:认识科研业绩评价在高职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并采取科学的科研业绩评价策略。文章认为高职院校科研业绩评价应是学校发展目标的导向和反馈,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产学研合作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业绩评价是高职院校教师管理的主要方法。在政治思想素质、教学质量、科学研究三大评价方面,政治思想素质评价是前提,教学质量评价是中心,科研评价是发展提升的保证。高职院校越来越认识到科学研究在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力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对科研业绩的评价也日益重视,科研业绩评价成为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些年来,通过借鉴和结合自身的实际有选择地引入本科院校的科研业绩评价方法,许多高职院校为建立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科研业绩评价方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推进学校科学研究质量和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上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但人们对高职院校的科研评价的认识仍存在很多困惑,如何做到既科学合理地评价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又能通过评价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高职院校的认识和做法不尽一致。对教师科学研究工作的评价是科研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建立促进学校科研工作全面发展的科学的科研工作业绩评价体系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科研业绩评价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一、高职院校科研业绩评价的发展过程

从我国第一所“职业技术学院”获批挂牌以来,我国高职院校迅速发展。大多数高职院校建立之初并没有认识到科研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专门的科研管理部门,不对教师进行科研业绩的要求与评价。经过几年的发展,高职院校逐渐认识到科学研究对于高校的重要性,于是,模仿本科院校的做法,成立了专门的科研管理部门,对教师的科研业绩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但仅仅是很初步的要求,多重视对科研成果量的评定,比如发表论文的数量、自编讲义的字数等等,管理上也往往不能到位。随着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建设的转型,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日趋成熟,办学水平逐步提高。高职院校认识到了科学研究的本质和价值,为适应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成立了集科学研究管理和科技产业开发功能于一体的科技产业处。从科研处到科技产业处,显示的不仅仅是对高职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的认识,更是对高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的要求,对高职以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对教师的科研能力要求也逐步走向成熟,不仅要求论文的数量,也看重论文的质量,同时更加重视科研项目的研究,特别是与企业合作的横向课题是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高职院校科研业绩评价已经发展成为提升高职以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能力的重要保障。

高职院校虽然认识到了科研对于高校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真正重视科研业绩评价,许多高职院校仍然仅仅把它作为教师管理的一项内容,只是科研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高职院校还没有把科研真正作为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没有真正形成以业绩评价促科研水平的有效机制。

二、高职院校要深刻认识科研业绩评价的意义

1.高职院校科研业绩评价应是学校战略发展目标的导向和反馈

科研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质量和办学实力的重要指标,同时科研也是推动高校科学发展的动力和保障。高职院校一定要重视科研工作,并把科研作为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来建设。高职院校科研评价的目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为教师发展提供有效信息,促进教师科研能力发展,从而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第二,为学院战略发展提供依据,为科研管理提供依据;第三,提升学校的科研实力和办学水平。科研业绩评价指导思想应有战略导向性,应有利于高职院校长远发展,有利于高职院校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高职院校科研业绩评价应把学校的发展规划、政策导向和教师的潜能开发、个人学术目标联系起来。评价结果既是对教师科研工作的评价,也是对其激励和提醒的基本依据,更是学校对自身政策和导向的一个反馈。科研成果是学校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高职院校的科研业绩评价应与学校的战略发展目标相一致。

2.高职院校科研业绩评价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高职院校在跨越发展之后,教学问题不断出现,生源质量、教学中如何协调知识与技能、如何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如何评价教学质量、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等问题,都摆在了人们面前,而且都是高职教育面临的重要而且急需解决的问题。在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关键时期,高等职业院校科研业绩评价首先要重视教育科研,重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如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上。科研业绩评价应该导向研究解决好这些问题,在高职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应重点奖励那些通过研究对教学改革与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的科研成果,这对实现高职战略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是互相促进、互相依存的。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有大量的急需通过科学研究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科研工作对于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研业绩评价是激励教师投入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方法。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有技术并且有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科研业绩评价能激励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参与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科研还是高职院校通过实现产学研结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从而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科研业绩评价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3.高职院校的科研业绩评价是科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依据,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科研能力是衡量师资队伍实力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科研提升了,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才能提升。教师个体的科研绩效主要受工作环境、机会、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能力的影响,评价的核心在于有效的激励管理。由于历史等原因,高职院校科技人才不足,教师科研能力不足,这已经成为制约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科研评价应该把提高教师的科技能力和科研素质放在重要的位置。科研业绩评价的目的不是简单地给教师定级定岗,更不是简单地奖惩,而是通过对教师科研业绩全面综合的评价,不断提高教师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努力营造科研氛围,积极创造科研条件,促进教师科研能力发展,提升科研水平。科研业绩评价是高职院校科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依据,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4.高职院校的科研业绩评价是产学研结合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是高职院校科研的主要出发点和立足点。高等职业院校应把产学研合作,主动为企业、行业和用人单位开展技术服务和科学研究合作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因此,高职院校应特别重视应用技术研究。应用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应用技术的开发、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为企业进行的技术服务、科学技术咨询等。这些正是高职院校的特长和优势所在,也是高职教育走产学研结合道路的必然要求。科研评价应该推动教师积极主动地投入应用技术研究,投入产学研合作。高职院校要发挥专业优势,鼓励那些具有技术开发潜力和技术服务能力的教师深入行业企业一线,了解企业在生产和管理中一些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为企业和用人单位开展技术服务,和企业的专家联合进行项目攻关。教师的科学研究获得行业企业的认可,一方面为校企合作办学打下了基础,另一方面也提升了教师的科学研究和服务企业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专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坚持应用技术研究是实现产学研结合的有效途径。

三、高职院校要采取正确的科研业绩评价的策略

1.明确科研业绩评价的目标,实施目标评价

现代管理之父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出目标管理的概念,他认为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目标评价是目标管理的步骤之一。目标评价的主旨在于把组织的目标与个人的目标相结合,而且,借着目标的达成以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科研业绩目标评价是把科研业绩评价与预定的学校和个人的科研目标相对照的过程。在科研业绩评价中,目标评价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学校对教师科研工作考核可以实施目标管理,个人目标进展情况是实施科研评价和考核的重要依据。

在实施科研业绩目标评价的过程中,要注意把学校目标和个人目标结合起来,同时既要注意目标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还要关注目标的约束作用,激励能使广大教职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科学研究工作中,约束又能对教师的科研行为进行有效规范。目标评价不能仅仅着眼于科研成果数量,更应重视科研成果本身的质量与完成的质量。高职院校在思考如何提升科研水平的同时,着重要考虑如何才能真正使科研评价的重心从量的评价转移到真实反映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的质与量结合的评价上来。

2.建设教师发展性科研评价体系,实施发展评价

目前,高职院校对教师科研业绩的评价均采用把论文、著作及科研项目等指标量化的评价标准,这种简单的方式不能完全反映不同的教师以及同一个教师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科研活动的差异性。教师的科研水平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学校对不同层次的教师的科研要求也应该有所不同。这种不同,不仅仅表现在数量上,更应该表现在科研的质量上,比如,科研项目的级别,发表论文的层次等。高职院校教师科研业绩评价要关注不同的教师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科研的实际状况,发展性评价更加关注发展过程,关注个体差异,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高职院校应该建立教师发展性科研评价体系,对于初级职称的教师要引导他们投入教育科研,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对于中级职称阶段的教师,要重点考察他们科研目标的确立和科研创新能力;对于高级职称的教师,要为他们创造科学研究的条件,给他们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并重点考核他们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

3.针对高职院校科研的特点,实施多元化评价

高职院校教师科研工作除了与一般高等院校一样进行科学技术创新之外,他们的科研工作还意味着寻求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寻求专业和企业需求之间的相互联系,并培养学生的科技能力。针对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特点,高职院校科研业绩评价不能仅仅局限在有形的科研成果,如论文、论著、项目等方面,高职院校要实施多元化科研业绩评价。科研成果的转化、为企业进行的技术服务、技术入股、把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指导学生进行的科技研究、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成果等等,都应该是对教师进行科研业绩评价的内容。尤其是对教学性质科研成果的认定,有助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多元评价的另一个含义是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学科的科研活动进行分类型、分层次的评价。如从事应用技术研究、应用技术推广、科技服务与培训等,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教育教学研究应用、基础学科研究等等,在进行业绩评价时要分类分层对待。

参考文献:

[1]李超任.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机制创新与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5-18.

[2]熊彩纯.论高校教师科研评价的革新策略[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6).

[3]朱青松,叶如燕,蒋从根.由发达国家高校教师科研考核引发的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12):46-48.

[4]周衍安.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6).

篇3:浅谈对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思考论文

浅谈对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思考论文

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也是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课堂教学评价依据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的不同,分为三类。一是教评教:指教学管理者或同行教师作为评价主体对教师课堂进行评价,二是生评教:指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评价,三是师评生:指任课教师为了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而开展的评价。这里主要探讨前两种课堂教学评价。

一、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意义

(一)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具有导向功能,能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可让教师针对评价体系中各要素的要求,找出自身的不足和欠缺,尽快转变教育思想,达到改进课堂教学的目的,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

(二)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具有激励功能,可加强教师间的相互交流

课堂教学评价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了解自己教学状况的窗口,知道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点、特点和弱点,找到努力方向。同行之间相互听课可以增进了解,互相交流、学习,取长补短。

(三)课堂教学效果评价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个好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实际是给教师指明了课堂教学努力的方向,能促进教师教学水平与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教学改革的实施。

二、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建立

鉴于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意义和重要作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且可操作性强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即评价标准)就显得十分重要。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和途径,参与此过程的人有教师、学生,参与此过程的物有教材、环境、教学用各种设备等。它是一个整体互动的过程。确定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应从两方面看,其一,看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学生在课堂中的纪律状况;学生是否在此过程中学会了什么(技能、知识和态度);是否体验、感受到什么;对此学生最有发言权。其二,看老师是否关注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是否能够和谐地与学生互动交流;是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因材施教;是否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思考、探索的空间;是否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建立。首先,要建一个学生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表(即生评教),此评价表内容设立应从学生的视角(或学生感受)出发;不要过多涉及教学内容或教学技能方面。因为教学内容是由教学团队决定的,与教师个人关联不大,而教学技能由学生评价其准确性有待探究。从两方面来设立评价项目:(1)态度,其涵盖的内容,如教师教学的热情与激情、亲和力、博学等;(2)效果,其重点是指教师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人格的影响等(这里我用的是“学生成长”,而没有用“学生学业”。我个人认为这才是我们要的教学效果,因为“学生成长”包含的内容比“学生学业”包含的内容要多得多,对一个人终生有益的不是知识,而是能力和品质)。一个有人格魅力和充满正能量的教师其课堂的凝聚力一定不低。一个人如果对他青年时代的某位老师满怀感激和敬意,认为这位老师对他的成长影响很大,那一定是这位老师的人格品质在他心中留下了美好印象。

其次,建立一个教学管理者(或同行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表(即教评教),从如下四个方面来设立评价项目:(1)教学方法与手段(方法是否灵活、设计是否合理、环境是否恰当、手段是否熟练);(2)教学表达(包括:思维、逻辑、语言和非语言等表达是否恰当);(3)教学组织与管理(对教学环境、进程的掌控是否到位);(4)发展学生及学生学业评价(是否尊重个性差别,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学生发展等)。

最后,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建立,还应考虑到信息化教学方式的不同,评价指标也应不同。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课堂教学质量,将极大地影响教师的积极性和教学热情,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建立过程。首先要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应包括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专家等),收集信息和相关资料。然后确定评价指标及各指标的权重,并将结果反馈给教师和学生,让他们充分了解评价系体中的各指标的含义,再次广泛征询各方面的意见,力求做到科学、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然后确定评价体系。这样评价体系才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

三、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影响因素

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主体一般是学校督导组、学生、同行和系部领导。对评价的公正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影响评价结果的主观成分

教师互评教学效果是一种较科学的评价方式,是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教师在互评过程中可能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因为几乎所有老师相互间都很熟悉,彼此认识很多年,如某位老师即使这次课教学一般般,由于听课人与其关系不错,或平时在人们心目中印象很好,于是就给了高分。这样难以直接剖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系部领导进行课堂教学评价,与同行互评一样,对每位教师的定位不仅有惯性思维的影响,还存在着人情面子、利益纠葛等因素的干扰。因为评价的结果直接关系到被评教师的教学质量等级。管理人员对教学( 教师) 进行评价时,则往往根据自己以往的印象加以泛化。因此,导致许多教学单位,获得教学A等的老师,几乎每年没有大多变化,总是那几位。从理论上来讲,同行教师是评价的专家,但由于教学的“艺术性”,可以说,教师各有所好。如有的老师喜欢讲课有激情的.,而有的老师偏爱平实、娓娓道来方式的。尽管有了评价标准,但仍然评价的主观成分过多,况且,“熟人熟事”,评价时心理负担太重。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对教学效果有深切的体会,可以说,他们掌握了评价所需的“全面”的信息, 他们又是教师服务的对象,评价教师时不可能有那么重的心理负担。由于价值观念的变化,少数学生对要求严格的教师不是热爱而是“ 痛恨”,很可能借评价之机对教师进行“报复”。师生关系的好坏造成一些极端评价状况的出现。而且,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分值在他们心目中的分量有很大的差异。如某班的学生认为给某位老师85 分以上,就算是高分,就是对这位老师的教学效果的充分肯定。可有的班学生则认为85 分只是一般,95 分以上才算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充分肯定。这样一来使得学生评价的分值横向比较的意义不大。只能在同一班中对其任课的各位老师进行比较才有意义。

(二)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因素(评价体系局限和笼统)

一套评价体系不可能适应所有学科、所有种类性质的课堂教学,且每一个评价体系都涉及若干个因素,这些被实在化的因素构成了一个参照场。事实上,除了这些被选择的因素,还有许多被排除在场外的因素。很多时候这些被选择的因素往往必须根据那些“不在场”的因素来进行评价。也就是说,任何一种评价体系都无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那些被评价标准遮蔽的因素,必须引起重视。评价主体要对评价体系本身不断进行反思、质疑与解构,对被排除在外的影响因素表现出种种的“谨慎”和“努力”。使其成为确保评价全面所必须顾及的一个重要维度。

(三)评价次数的局限

教学过程中,尽管教学管理部门实行督导听课检查制度,每一位教师被听课的次数却毕竟有限,一至两次的听课结果难以真正代表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

综上,正确地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才能有助于激励教师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由于各评价对象在评价中都带有一些不客观的因素,故应将其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处理,合理地确定各个评价结果的权重,从而得出最终结果。进行学生评教时,应做好如下工作:第一,引导学生端正评教态度,诚实、公平地对教师进行评价;第二,组织学生学习了解评价指标内涵,排除评价过程中的干扰因素。评价结果应即时与教师沟通交流,充分肯定被评者的成绩,要给予被评者以申诉和说明的权利,对被评者的不足,要组织专家帮助教师查找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加以“治疗”。通过评价调动其积极性与主动性,形成和保持教师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提高教学质量。

篇4:浅谈对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论文

浅谈对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论文

论文关键词:

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制度、高职教师

论文摘要:

论述了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的现状与问题,对如何推进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近年来,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加速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大大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但同时,随着专业设置的多样化和办学规模的扩大,高职教育的质量也呈下降之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多年的教育实践印证了一个结论,即:高质量的教育取决于高素质的教师。高职教育质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而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则是教师的专业化建设。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逐渐成为国际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影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课题。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探讨如何加快高职教师专业化进程,从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师专业化

根据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说法,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教师专业化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科知识的专业化,能够担任相应学科知识的教学任务,要求教师学历水平的高层化;二是教育科学素养的专业化,要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科学知识、教育技术来武装教师的头脑;三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专业化,要求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与其从事的职业相适应,使教师不仅能够传授知识,而且能够合格地担负起培养人、教育人、发展人的任务。这就是说,教师职业不单是一种职业,而且是一种专业、一种专业岗位,教师职业的性质就像律师、医生、工程师职业一样,不是一个具有一定学历水平的任何人都可以从事的职业,具有不可替代性。

目前,世界各国都关注着教师专业化的进程,并普遍把教育专业技能的完善、特殊的知识技能体系、专门的职业训练等作为教师专业化的努力方向。

我国1993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了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教师的专业地位。1995年,我国又建立了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这些都为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提供了保障。

二、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虽然我国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的进程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如教师的待遇得到了提高、学历层次得到了提升等,但是就整体而言,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现状仍然难以令人满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高职院校及高职院校教师对教师专业化的认识不足,从而直接影响了教师专业化的推进高职院校近年来虽然有许多致力于教师队伍改善的举措,包括对教师提出的在学历、学位、职称、课堂教学、学生学业评定、学术研究、专业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要求,但这只是一种经验指导下的管理改革,还没有能从“专业化”的高度来认识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因为高职院校教师在实际的专业发展方面并没有多少自主权利,或者说,高职院校并没有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很多帮助。

2、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素质整体不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三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不可。

(1)专业知识,主要指学术性知识、师范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我国由于实行对社会开放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再加上高职专业设置的职业性和应用性,导致许多非师范的毕业生或企业的工程师进入高职教师队伍。这些教师均具备较强的学科知识,但是他们缺乏能够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的教育学、心理学等师范性知识。

(2)专业能力,主要包括学术。

生探究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我国高职教师受师范性知识匮乏的影响,其专业能力还处于相对薄弱的水平,尤其是教育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显得不足。

(3)专业精神,主要指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我国高职教师受社会功利化的影响,在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方面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教学不负责任、不能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言行举止与教师形象不符等。

3、高职院校教师学历和学位结构不合理

我国高职院校大多从中专、成人高校升格而来,而教师的学历并不因学校的升格而自动升格,因此就造成了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整体学历偏低的局面。教育部办公厅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中规定:“至,获得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应基本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35%。”但是,目前全国高职院校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平均不足15%。这一数据表明,我国目前高职院校高学历、高学位教师的比例与国家规定有较大差距,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差距更大。此外,不具备高教教师资格的人数还有相当比例,直接导致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

4、“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滞后

据统计,目前高职院校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不到2O%,多数教师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现场指导教学都处于弱势,与社会的需求差距明显,无法满足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需要。其主要原因在于:第一,我国现有的教师“入口”制度和条件无法保证聘任到符合“双师型”标准的师资;第二,高职院校教师接触实践的机会较少,除个别由企事业单位调入的教师外,其他人很难达到“两年以上的专业实践经验”这一条件;第三,高职院校生师比普遍较大,与传统学术型高校相比,教师忙于应付日常教学,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实践锻炼;第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有制度没有国外那种继续实践训练的规定和政策;第五,各学校缺乏对“双师型”教师的有效培养措施,使用、选拔的规定多,培训提高的措施。

5、专业自主受到限制

教师拥有相当程度自主决策的权力,是衡量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也就是说教师要像医生、律师、建筑师等一样,在教学工作中有作出重要决策的权利。我国《教师法和《教育法中规定教师现阶段的权利主要有以下几项: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获取报酬待遇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但在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的实际职业生涯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是按照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去教。至于为什么要教这些,为什么要这么教,怎样教更好,教师进行更深思考的并不多,教师事实上成为游离于研究过程之外的被动的旁观者,成了学校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各项要求的机械执行者。教师自主权受到种种限制,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缺乏主体自主意识,教师权力名不副实。

6、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有待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不甚明确

近年来,受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越来越突出,这也是影响教师专业化,特别是教师个体专业化的非常重要的方面。其实在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中,除社会地位、经济待遇、工作环境等外,最为重要的还是教师所感受到的越来越严重的社会压力和越来越渺小的社会成就感。尤其是高职院校的教师,由于任职学校的条件、教育对象等方面的特殊性,给教师造成了更大的社会压力,部分教师把从事的工作仅仅看成是谋生的职业,缺乏对所从事工作的强烈的认同感和投入感,少有专业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更谈不上社会成就感。

三、推进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1、树立高职教育新理念,提高教师专业化的认识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不仅需要包括学校、社会等在内的外力支持,更需要教师的内在改变。从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与转变着手,推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

一方面,广大高职教师自身要转变传统观念,树立教师职业的新理念,要充分认识到:教师职业是专业化的社会职业,应该成为不可随意替代的专业。教师专业化符合世界教师教育发展潮流和趋势,也代表着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

另一方面,学校和社会要从高职教育的整体发展、高职教育质量提高的战略高度看待教师专业化问题,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教师专业化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改变那些认为教师职业具有替代性或是准专业化等模糊看法。学校应当引导并帮助教师制定具体的发展规划,对个体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提出具体的目标,以加速教师从“新手”到“专家”的进程,并最终提高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的程度。

2、积极完善高职院校教师的培养和培训

任何社会成员的专业化发展都离不开良好的培养和培训,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不仅必须依靠教师的不懈努力和专业能力的提高,而且有赖于有效的专业化训练与培训。伴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高职教育逐步由终结性教育发展为开放性的终身教育,这对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我国高职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已成为其专业化发展的瓶颈,为改善此种状况,既要努力建设专门的高职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扩大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规模,完善高职教师的`培养培训机制及体系,也要努力创新高职教师的培养、培训模式,发挥综合性大学对高职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渠道作用;同时要增进与企业界的联系,加强高职教师在企业的实践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生产实践体验和实际职业能力;还要加强高职教师的在职进修提高,积极推进职前、职后高职教师的一体化培养,以此确保高职教师学术性、专业实践性和师范性水平的提高和整合发展。

3、以产学研结合推动“双师型”教师的建设

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职教师队伍应是“双师型”的,这个特色也体现了高职教师专业化核心问题的要求,有助于高职教师学术性、专业实践性和师范性的整合发展。为了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落到实处,高职教育需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加强校企合作,加快建立教师在学校、企业合理流动的程序和机制,鼓励在职教师轮流到企业和研究所进行实践体验。只有切实做到教学与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努力优化高职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才能促进高职教师学术性、专业实践性和师范性的积极整合,并以此推动高职教师不断地向专业化发展。

4、以学习和反思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生长和发展

教师职业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创造性劳动,高职教师要想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就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与探究过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目的。

当前,自我反思已成为新的教师专业成长模式的明显特色,它被看做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核心要素。高职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使自我发展和完善变成自觉的行动,才能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发展。可以说,反思是教师教学经验由积累期向升华期迈进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之所以成为专业教师的核心所在。

5、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树立终生学习和反思的观念研究表明,任何职业水平的发展都存在“高原现象”。一般来说,教师在工作几年后就基本上熟悉了教材内容,把握了教学程序,在以后若干年的教学中,教学能力往往徘徊不前,出现所谓的“教学高原期现象”。如果不实施强有力的继续教育,使其教学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技术等全方位更新,其教学水平将长期走不出“教学高原期”。

因此,落实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必不可少。一方面,学校必须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鼓励教师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培养学科带头人,搞好教师学科梯队建设,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同时建立健全与聘任、晋级、加薪相关的激励机制,并将其纳入制度化轨道。

另一方面,高职教师也要形成对继续教育的深刻认识,要树立继续教育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促进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的观念,转变继续教育是单纯的学历补偿教育的传统观念;要树立终身教育理念,转变继续教育是一次性完成的在职培训观念;要树立继续教育重在个人自觉学习的观念,转变继续教育重在接受培训的观念。

6、提供和增大教师专业自主权

学校应当根据国家颁布的教育法规,改变传统的教师聘任、提升以及激励机制,给教师充分的对整个教学的控制权。在课堂教学中,要为教师提供条件,使教师能最大限度地影响到教学实践的全过程。要改变传统的单纯依靠行政压力的自上而下的“科层制”学校组织管理体系,为教师提供宽松的专业环境,使教师获得更多的自主权,以充分发挥教师本身的专业潜能和创新能力。

篇5:对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思考分析论文

对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思考分析论文

学风建设是学校的灵魂,好的学风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是学校创品牌、树信誉、谋求生存发展的基础。

一、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现状分析

1.高职学生特征

第一,文化基础较差,入学成绩较低。由于高职教育处于高等教育的末端,录取分数自然偏低。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的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尽管文化基础课成绩高低不是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唯一条件,但高职学生文化课成绩较差是不争的事实。

第二,人生目标模糊,学习习惯较差。很多高职学生由于过去一些学习习惯较差以及学习主动性不足,加之本身知识积累相对而言较为薄弱,使其在接受知识方面和对一些知识的认知上有别于本科学生。在生涯规划上,部分高职学生也表现出缺乏人生目标及在拼搏和进取方面缺乏自信等。

2.学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对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现状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学习动力不足,自信心不足。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高职学生自我感觉低人一等,自信心不足。部分学生尚不能正确处理学习与成才的关系,在学习上缺乏足够的动力。第二,学习态度不端正,厌学情绪浓。部分学生缺乏理想和目标,加之学习习惯不好,对学习成绩的好坏不够重视,常出现逃课、沉迷网络游戏等现象。部分学生为了完成作业,平时靠抄袭应付老师检查,在学期末考试中,为了过关,甚至不惜冒险作弊。第三,纪律松懈,班风、学风不好。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风气总体上看不及本科院校学习风气浓厚,如课堂出勤率不高、违反校规校纪人次多、学生沉迷网络现象严重和学生科技学术社团建设氛围不浓等。

二、学风建设措施

近年来,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针对学生学风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一些措施,在工作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效果。

1.抓辅导员对学生成长目标的引导工作

要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就必须让每个学生都能明白大学期间需要学些什么、做些什么及将来毕业后从事职业是什么和需要什么样的技能。在学生成长目标引导上,辅导员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学校从起,在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成长目标引导上重点抓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虽然多数学生在报考学校和选专业时都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一个初步规划,但这个规划只是一个职业概念,并不证明他们具有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为此,在学生入学时,辅导员就要着重培育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只有当学生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时,他们才会认真分析目标与现实的关系,才会为之努力并采取积极行动。第二,确定发展目标。在学生对所学专业与自身职业目标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学生需要在辅导员的指导下认真开展一次自我认知活动,这种自我认识活动一是需要指导学生了解职业信息;二是需要学生认清自己的长处,寻找实现职业目标的有利因素并发现不利因素;同时,要帮助每一名学生提高自信,通过高职的三年学习,在理论方面与技能训练中逐步完善自我,为今后的职业目标积累职业素养。

2.抓课堂出勤监控工作

学生上课出勤率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影响良好学风的形成。为及时掌握学生课堂出勤情况,学校建立了“班级日报表”制度,由任课教师填写学生课堂出勤情况和教学效果情况。各班级将报表次日交院系,院系指定专人分类汇总,对迟到和旷课的学生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和纪律处分警示。此外,学校还建立辅导员听课制度,要求辅导员每周至少听2次课,以及时督促学生按时上课。近两年数据统计显示,通过齐抓共管,学生上课出勤率都保持在95%以上.

3.抓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改革工作

我们认为,对学生的评价应有三个方面:一是日常操行表现,主要考核学生遵纪守纪、社会活动、表彰奖励情况,这部分占20%;二是学业成绩表现,主要考核教学计划内必修、选修课的成绩,这部分占60%;三是人文素质综合能力测评,主要考核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大学生科技活动、各种专业技能证考试情况,这部分占20%。

4.抓“三困”学生帮扶工作

每一个班级都存在着学习困难、守纪困难和思想困惑的“三困”学生。“三困”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风的良性发展,所以,帮扶“三困”学生摆脱困境的困扰,对营造良好学风至关重要。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一是建立“三困”学生档案。做好迷恋上网玩游戏、谈恋爱荒废学业、学习习惯差、自律意识差等四类学生档案登记,制订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二是实施“一对一”帮扶。建立党员教师、专业骨干教师对口联系一名“三困”学生制度,帮助他们找原因,找差距,及时记录学生转变情况,肯定其成绩,促进其转变。三是建立“三困”学生特殊评价体系,帮助“三困”学生重塑自信。

5.构建学风建设机制

(1)竞争激励机制

良好的竞争激励机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既有专业理论、又有专业技能实践是高职学生在职业生涯发展中的竞争优势。学校在激励机制的建立上,应注重在专业理论学习、专业实践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营造一种良好的竞争氛围,并逐步在校园里形成学生个体和班级团队的竞争氛围。与此同时,学校要完善各项评优评奖激励机制,发挥奖励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方面的作用。可以在学校设置技术能手、科技发明、技术创新、综合素养、道德模范等标兵称号,举办隆重的颁奖仪式,大力宣扬学生优秀事迹,引导学生在竞争中学习,在学习中竞争。

(2)监督约束机制

学校要建立学风建设监督约束机制,以制度保障学风建设。保障学风建设应完善四种机制:一是完善学生规章制度,按照教育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结合学校教育管理实际,制定严格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要让每个学生都了解制度,都清楚学校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二是要发挥学生工作队伍的监督和引导作用,建立学工人员和教学人员听课制度,尽可能深入教室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三是应建立与迟到和旷课学生谈话的制度,及时对违纪学生进行专项教育,并对其进行纪律处分约束。四是要建立成长目标引导制度,引导学生每学期建立学习目标,监督学生按时实现目标。

(3)评价考核机制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评价高职学生不能只看学习成绩,对其评价应强调包括职业态度、职业技能水平、职业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在内的各种“行为变化”。基于此,对高职学生的评价应更注重用工作场景考核代替传统考场考试,用学生的岗位实际操作能力代替传统的试卷考试。对高职学生的评价不能只重结果而不重过程。

(4)警示帮扶机制

“育人”始终是高校功能中的核心和根本内容。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高职院校应始终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采取积极帮教措施。为此,我们尝试以下做法:一是先进带后进,帮他们及时解决学习上的问题;二是对一些学习习惯不好、自觉性较差、家长教育无效的学生,辅导员要重点进行督促,防范这部分学生对学风建设的“副作用”;三是专业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对这些学生进行必要的有针对性的辅导,以缩短他们与优秀学生间的差距;四是进行纪律处分警示,对屡教不改的学生坚持逐级纪律处分,以加强警示作用。

(5)全员育人机制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目标观和以育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始终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应该要求全校教职工从学生出发,在各个岗位上都能够真正地做到“爱生如己、待生如子、教生如友”,从而在全校建立起全员育人机制,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

6.处理好学风建设的几个关系

(1)学风与校风的关系

优良的校风具有强烈昭示、感染、同化、激励和规范的作用,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校风的基本构成包括学生的学风、教师的教风及校园的气氛和容貌。没有好的学风就谈不上好的校风,高职院校要建设优良校风,就必须从学风抓起,努力培养和形成优良的学风。

(2)学风与教风的关系

教风与学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优良学风是优良教风的必然要求与最终结果。良好的教师群体形象有利于学风和校风的形成。教师的教学态度和课堂管理力度对学生出勤率和学习兴趣有很大影响。学校应重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因为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了,自然就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3)学风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学风建设的关键是解决学生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等问题,它涉及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避免空洞的理论灌输,要结合实际分析社会上的各种现象,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及学习和生活的关系.

篇6:对高职院校二级管理体制的探索与思考论文

对高职院校二级管理体制的探索与思考论文

摘要: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迫切需要探索和思考一种新的内部管理模式。探索建立离职院校:级管理体制的有效途径,通过降低管理重心,合理分权、充分授权,调整各管理层级的管理幅度。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激发二级学院办学和管理的主动性和活力,是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效益的一种有效尝试。

关键词:高职院校;二级管理体制;职能

一、引言

我国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使高职院校的规模和数量都迅速扩张,为了应对激烈的教育竞争,许多高职院校通过校校合并、院系整合、机构调整、人员精简等措施对高职院校的运行机制和内部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和改革。然而,如何使高职院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适应学校发展规模的要求、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在6000-8000人。有的甚至超过万人,管理这样规模的学校,常规的一级管理无论是在管理力度和监控力度上都很难适应。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层次的增加,结构的转化和专业的细分,使一级管理模式陷入一种鞭长莫及、应接不暇的状态。因此,变革高职院校的运行机制和内部管理体制、转变学校的管理职能,降低管理重心、适度地下放权力、加大院(系)的责任,使院(系)的责、权、利有效地统一起来。充分调动(院)系办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院(系)的管理职能和教学科研功能,才能真正提高高职院校的管理效能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高职院校实行二级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的校院二级管理模式是指高职院校在校、院二级机构建制的基础上,赋予院(系)一定的职责,并根据职责的需要将人权、物权、财权下放,将原有的以职能部门为主体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以院(系)为主体的管理模式。院(系)在学校总体目标和原则的指导下,拥有与其职责相匹配的权力和利益,使其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

1、高职院校蓬勃发展,提高管理效能的需要。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和教职工人数的不断增加,专业的细分致使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量与日俱增,校级管理层面也陷入繁杂的日常事务当中,缺乏足够的精力关注学校总体发展的重大问题。建立高职院校二级管理体制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高职院校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通过降低管理和决策的重心,合理分权、充分授权,调整各层级的管理幅度。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实现学校系统性的计划、调控、指导和监督,激发各学院的办学自主性和管理活力,切实提高办学和管理的效益。在校院二级管理模式下,学校负责全局性和长远性的规划以及方针政策的制定,对学院实行宏观管理和监督。学院拥有相对独立的人事、财务等方面的权力,在学校宏观政策的指导下可以结合本学院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政策实施方案。通过二级管理体制的建立,实现教学资源的配置主体由学校向院(系)转变,拉近教学资源与教学科研部门的距离,充分调动学院配置资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学校的管理层也可以从具体微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转变为对教学资源的宏观调控、对学校公共性事务的整合与管理,从而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效能。

2、增强学院管理自主性和民主性的需要。在一级管理体制下,学院属于管理的客体,对学校的行政指令只是被动地接受和执行,缺乏办学的自主性、灵活性和民主性。而且,学院处于管理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行政指令运行周期长,反馈滞后,学院对市场需求的反应不灵敏。致使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管理效率低下。建立二级管理体制,使管理重心下移,让学院成为责任的重心,一方面可以使学院的管理行为及时反应外界市场经济变化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学院组建自己的管理教学团队,积极参与学院的管理和教学活动,使教职工个人的发展与学院的发展实现有机结合,营造一个积极、和谐、民主的管理氛围。

3、具有高职特色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专业门类都比较齐全,专业的不断细分使不同专业的学生个体差异凸显出来,如果仍然采用“一刀切”的人才培养模式必然会制约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建立二级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根据不同的专业群、不同学生群体的发展规律制定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学生管理模式,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院的积极性,更能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突出高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4、增强高职院校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一个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表现为在发展过程中的自我约束、自我调控和自我发展的能力。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焦点在于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下培养的高技能人才素质。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的形成仅仅停留在校级管理层面是不够的,只有建立二级管理体制,将专业与课程建设的自主权向学院转移,使学院及时地将专业建设、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与劳动力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相结合,才能使学校在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上保持良好的竞争力,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二级管理体制的探索

1、学校职能的转换。在=级管理体制下,学校的职能由原来单一的管理者转变为调控者、指导者、监督者和协调者。学校应该简政放权,适当调整职能机构的`设置,精简机构,防止出现对学院的多头指挥,使二级管理名不副实。另一方面,为实施二级管理,学校应该重新建立教学、科研、人事、财务等制度体系,为二级管理的有效实施营造良好的制度氛围。在学校层面的权限应该包括:一是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规划及各项大政方针的制定;二是学校财政统收项目的分配方案及学院创收的留成比例方案的确定;三是学院编制数和各级各类岗位职数的设立和调整;四是学校全年预算总方案的制定与结算方案的监督执行;五是学院经费的划拨、使用等财务分配方案的制定、监督和调控;六是校内津贴和重大奖项等分配方案的制定、调控和监督;七是对学院内部分配方案的指导、调控、监督和协调;八是对学院专业设置、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审核、监督和调控;九是对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监督、检查和评估;十是对学校重要教学资源的管理和配置;十一是对学校各项整体性工作的监督、检查和审核;十二是对学院一级领导的任免。

学校只有真正将管理重心下移到学院,赋予学院更多的人事、财务、教学、学科建设、科研、学生管理等权限,让学院有充分的工作自由度,学院的发展才能有更大的活力和空间。学校的职能部门也要尽快转变思维方式、更新观念,不仅要为学校领导层的决策提供建议,当好参谋,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学校的指导、监督和协调,确保学院的管理行为与学校的总体目标一致。

2、学院职能的转换。二级管理体制的建立,许多职能部门的管理权

限下放到学院后,学院由原来的被管理者演变为管理的主体,尽管学院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对学院的管理能力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和考验。要使校院二级管理体制的效能充分发挥出来,学院必须设立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配备、培养具有管理能力的专兼职管理人才队伍。在职能转变以后,学院应该负责的工作包括:一是在学校核定的编制总数和岗位职数的范围内提出学院教师的聘任、续聘、解聘和考核的方案。二是在学院划拨经费的项目范围内制定学院教职工的内部分配方案和奖惩方案。三是根据学校划拨的经费指标,制定学院当年的经费预算方案,接受学校对经费使用的监督、检查和结算审核。四是根据国家和学校的相关规定对本院教职工进行自主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制定相应的奖惩方案和培训计划。自主审批本学院职工的病、事、婚、产、丧假等。五是调整本学院的学科专业结构,制定学院的学科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师资培养计划、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招生计划等。六是提出本学院教师的人才招聘计划和兼职教师的聘用考核方案等。

四、构建二级管理体制需要注意的问题

1、二级管理体制的建立是一个逐步推行的过程。二级管理体制的建立是学校由集权管理向分权管理转变的过程。“分权容易集权难”,二级管理体制的建立要在综合考虑学校的办学特色、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形成,科学分析学校现有的师生规模,专业设置,机构设置,管理人员数量、结构和素质等因素,借鉴其他学校的成熟模式逐步推进。如果没有建立系统性的二级管理制度体系和监督约束机制。没有明确学院的职责和应承担的责任就急于将权力下放到学院,必然会使学校的管理体制面临巨大的冲击,甚至影响学校正常有序的运行。

2、明确各管理层级的责、权、利,科学设计二级管理实施方案。校院二级管理体制的建立是学校对学院的管理由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转变的过程。要使学院的管理行为与学校的总体目标相一致,就必须明确学院与行政职能部门之间的责、权、利,应该注意以下问题的产生:第一,学校职能部门和学院的职责划分不明确,在职能上出现交叉和重叠,许多权限并未真正下移,造成学院的职责和权、利分离。职责交叉往往会造成职能部门和学院在责任面前互相推诿、相互等待,在利益面前又相互争抢的局面,从而背离了二级管理体制改革的初衷,使管理的运行效率更低。第二,学校没有按照学院的职责配置充分的教育资源,或者将优质的教育资源配置到优势的学院。这将会造成学院的利益不够、发展空间不足。基层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仍然调动不起来的结果。资源配置的厚此薄彼则会造成学院之间发展的恶性循环,弱势学院的发展受到限制甚至出现萎缩。整个学校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

3、健全考核评价机制。考核机制与评价机制是紧密结合、相互衔接的一个环节,它是在目标管理过程中一系列调节和干预活动的手段,促使管理活动向规定的目标发展。考核评价的目的是通过了解和检查学院的工作绩效,在学院的管理过程中给予指导、激励和反馈,从而提升学院的管理能力,为学院的奖惩和培训发展提供依据。考核的实质是寻求“差异”,通过考核将学院与学院之间的差异、学院与考核目标之间的差异显现出来,促进学院之间的竞争、提高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l的设计应该是客观的、标准的,考核指标应与学院的目标任务相结合,根据目标任务的轻重赋予评价指标不同的权重系数。学院也应结合本学院的特点制定详细的个人量化评价体系,调整好个人目标和学院目标、学院目标和学校整体目标之间的关系。考核应采用全方位、多测度的考核方法,避免考核片面性,考核结果应及时反馈到学院和教职工,针对考核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建议和培训需求计划。

4、完善监督约束机制。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应该从决策出发,经过指挥和执行,通过监督和反馈再重新决策的过程,没有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必然会使下放的权力失控。监督机制的内容应当规范学院的管理行为,引导学院的管理目标与学校的总体目标相一致。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教务管理部门、科研管理部门、人事管理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对学院的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管理方面的监督检查,并及时反馈和指导,使之形成制度。二是建立经费使用的财务监控体系。健全财务部门对经费使用的预结算制度,加强财务部门和人事部门对经费使用的监督,保证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通过一系列规范的制度体系形成各管理层级之间的约束机制,既要保证学校对学院的办学方向、办学质量起到宏观调控、监督的职能。又要避免学校干预、调节过度。

五、结语

面对高职院校规模的迅速扩大和社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更好地发挥高职院校的办学和管理效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已迫在眉睫,高职院校内部管理机制运行低效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瓶颈。实施二级管理成为改善内部管理体制和提高管理效能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的二级管理体制本身也将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高职教育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完善和丰富,并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组织结构形态和管理模式。如何把握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符合构建适应现代化高职教育的二级管理体制和模式,还需要我们更进一步地探索、实践和思考。

篇7:浅析对当前高职院校篮球课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

浅析对当前高职院校篮球课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篮球课程;教学策略

论文摘要:在高职院校的篮球课程教学中,首先应深入调查,认真了解学生的状况;其次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第三要注重教与学相互促进,全面培养学生的运动协调能力,团结竞争意识与创新精神。

篮球运动是一项极具知识性、趣味性和广泛性的运动项目之一,高职院校的篮球课程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和踊跃参与,因而在公共体育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篮球课的根本任务是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进健康的同时,认识和理解该项目的基本知识,学习和运用基本技能、战术,培养从事该项运动的浓厚兴趣。那么,如何使篮球教学更好的适应“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等教学思想和贯彻落实,如何将篮球运动的教育功能和篮球文化的丰富内涵有机的融合到教育实践中,应是高职院校篮球教学的核心问题,教师在篮球教学课堂中,应力求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采用新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教学,以此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从而达到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学到大量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的目的。

一、深入调查,认真了解学生的状况

由于篮球课是一项热门的课程,其特点是学生参与人数多,学习积极性高。学生身体素质差异大。运动水平参差不齐。教师要认真调查,了解掌控一手资料,要针对学生的具体状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要让学生学得有兴趣,又要让学生学有可得,终身受益,所以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等方面多下功夫。大多数人认为,上篮球课很简单,不用备课。上课时教师安排学生打球就行了。显然这种看法是错误的。篮球课和其他的课程一样也是要教授运动知识、体能训练的课,每节都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要完成教学任务,就一定要备好课,否则就无法达到目的。

二、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要完成教学任务就一定要备好课,否则就无法达到目的,那么怎样才算备好课呢?第一、明确要求,熟悉教材内容,教师要熟练掌握可教学的技术动作,要熟知具体动作要领,并能预估学生练习时出现的错误动作及能定出行之有效的纠正方法,同时还要掌握可教技术动作与前后课的教学内容,前后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第二、结合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任务、重点、难点,为解决其重点、难点设计的辅助练习内容,让学生顺利掌握重点,难点。第三、结合教材、学生特点,场地器材的实际确定最佳的组织与教学方法,可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发挥集体的智慧与才干。

三、教与学相互促进

篮球运动的技术动作多面复杂,规范性强。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必须选择好适合学生的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因为篮球课人数多,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差异大,有时还出现男女同班教学,如果所学内容相同,练习方法和手段相同,就会让有些人觉得无所事事,有些则感到力不从心,对学习有一定的压力。所以要将预先研究分析的学生分成2—3组,根据不同的组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实现分组教学,对有一定基础动作素质较好的学生,教学中要强化动作的规范性和实用性为主;对那些基础较差的或根本没基础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应以基础为主,从熟悉球性开始,传球、运球、投篮等各项技术,精雕细凿,循序渐进。从一开始就重点强化动作的规范性和实用性,以免形成错误动作难以纠正。对那些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要有一定的.重点、要以求精,求实为主,是不是实用,是不是符合战术需要,是不是与下一个动作有机的衔接,这样的要求使得学生在练习时形成和培养了一定的战术观念。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要先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要注重把提高篮球技术水平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努力创造充实性、文化性和趣味性都很强的教学氛围,更新篮球课的教学方法,应侧重于过程而不是结果,让大学生玩得高兴,练得有趣就可以达到健身的目的。在篮球课上始终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让大学生得以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既有苦和累的磨砺,也有轻松快乐和满足,只要在其中既玩得开心,玩得尽兴。当然,玩要有一定的章法,更要有新意,是大学生所乐意接受参与的形式。在具体的教学中,将完成教学任务与游戏、娱乐和一些常规的教学内容及形式结合起来,教师要动脑筋,大胆创新,给大学生耳目一新之感,激发想要想要练想参与的意愿,从而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篮球课学习活动中。在篮球课中,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与教材,学生特点,动作及技能形成不同的阶段,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灵活而创造性的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进行篮球课的教学不仅要教授篮球技术,不应把篮球理论知识,技术运用,裁判的规则及当前世界篮球最新发展动态传授给学生,教师要知识全面,不仅要了解国内CBA,CUBA联赛情况,还要了解NBA联赛,世界杯等重要赛事。大学生的思想活跃、兴趣不一、追赶时尚、猎奇心强,常以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只有具备全面的知识,才能使学生满意,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目前,大学教学已经不是单纯的锻炼身体掌握篮球技术动作,更多的倾向于全面素质的发展,如做人、做事。教师的职责不仅只是教会学生的篮球技术及锻炼身体的方法,还要“育人”。而学生要端正思想,看清自己,要学到真本领,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知道怎样去打篮球”的大学生,教师要深入学生中多做调查研究,针对不同的心理生理及技战水平等制定教学计划,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障。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篮球课的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篮球运动的精神要素,丰富和发展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身心素质上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诱导和挖掘学生的自主性,在技术教学中,不能停留在单一技术教学的原点,而是能把在游戏中安排技术教学内容作为一个思考点。在学生篮球意识比较薄弱的情况下,教师的积极引导,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为动力,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开拓思维,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不断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提高,让学生懂篮球、爱篮球、会篮球、更会做人,这才是高职院校篮球教学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卫家宏.陈述运动—篮球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孙民治.陈述运动—篮球.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相关专题 学分制高职院校